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其实是很重要的,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员培训方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员培训方案精选1

为进⼀步加强我院新冠肺炎防控⼯作,切实维护⼈民群众及医护⼈员的⾝体健康和⽣命安全,根据各级防控预案要求,现制定我院新冠肺炎防控⼯作⽅案。

⼀、⼯作⽬标

(⼀)建⽴完善新冠肺炎防控运⾏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新冠肺炎病例,有效防控疫情扩散,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报告”,提⾼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发现疑似病例及时处置和转诊,防⽌医务⼈员感染,切实保障⼈民群众⾝体健康和⽣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早期排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

(三)规范病例发现、报告、标本采集及运送、医务⼈员防护等⼯作。确保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效、有序地处理,以控制疫情蔓延扩散。⼆、⼯作原则

⾼度重视、联防联控、预防为主、充分准备、依法管理、协调指挥、加强培训、快速反应、尽早上报、规范诊疗、集中收治。

三、组织管理

组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作领导⼩组,在市政府、上级卫⽣⾏政部门及疾病控制中⼼的指导下,负责全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治⼯作和领导,相关重⼤问题的决策,统⼀部署预防和控制⼯作和应急⼈员的调动。并成⽴医疗专家组和应急分队、消毒隔离组、后勤保障等组织。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领导⼩组

组长:xx院长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专家⼩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医疗组成员:

护理组成员: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应急⼩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

4.消毒隔离组

组长:xxx

副组长:

5.后勤保障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

四、适⽤范围

预案适⽤于我院在应对新冠肺炎防控期间的相关⼯作。本预案将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更新。

五、应急准备

(⼀)做好物资储备。各科室要认真落实国家卫⽣健康委、省卫⽣健康委、市(区)卫⽣健康局对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作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各种物资(包括抢救治疗必需的设备、器械、药品、防护⽤品等)进⾏调查摸底,对各种专⽤救治设施、设备做好登记备案。各科室对缺少的医疗急救设备设施要尽快填平补齐,做好各种应急物资储备,并处于可⽤状态。

(⼆)做好应急值班。根据医院应急值班安排,实⾏领导带班和24⼩时应急值守制度,各科室严格执⾏值班制度,保持⼿机24⼩时通畅,切不可擅离职守。值班⼈员应熟悉和掌握各种应急机制和流程,保障应急⼯作通畅开展。

(三)做好各领域的具体应急流程和应对措施。包括医院出⼊⼝预检分诊、医院病房封闭管理、所有出⼊⼈员管理、住院患者管理、后勤保障管理等各细分领域的具体防控应对措施和发⽣疑似新冠肺炎病例后的应急流程等。

六、防控措施

(⼀)实施分层、分级处理原则,逐级处理。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在门诊通风良好的醒⽬位置设⽴预检分诊点,预检分诊点和发热门诊做好门(急)诊发热病⼈的预检分诊和登记报告⼯作,填写《发热门诊病⼈基本情况登记表》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病例初步筛查登记表》,同时对接触过患者的医务⼈员进⾏登记。

(⼆)病房实⾏封闭式管理。在疫情防控期间,医院院区实⾏封闭式管理,原则上不接待外来⼈员,⽆关⼈员及车辆⼀律不得进⼊。利⽤各种信息化⼿段,建⽴与患者、患者家属的线上沟通渠道,争取其亲属的理解⽀持;及时对外公布院内的防控形态,以免造成患者及亲属的恐慌。疫情期间禁⽌探视,禁⽌探视⼈员进⼊住院部,以免交叉感染。疫情防控期间不接受任何家属外带⾷品或⽤具进⼊医院。

(三)病例发现与报告。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案》,开展新冠肺炎病例的监测、发现和报告⼯作。在新冠肺炎监测和⽇常诊疗过程中,应提⾼对新冠肺炎病例的诊断和报告意识。

(四)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病例,应注意询问发病前14天内的旅⾏史或可疑的暴露史以及有⽆与类似病例的密切接触史。

(五)医院各病区备好隔离房间。⼀旦发现有不明原因发热、⼲咳、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的住院病例应⽴即单⼈单间隔离治疗。同时同⼀房间的其他患者相对集中隔离观察,开展进⼀步排查。

(六)原则上对于病情不紧急、不严重的患者不安排⼊院。发热病⼈在⼊院前均应采集咽拭⼦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并经过详细的“新冠肺炎”排查后收治⼊院。

(七)指定⼀个病区作为新⼊院发热患者的集中收治病区,并实⾏单⼈单房隔离治疗。

(⼋)发现疑似及确诊病例应按政府规定程序收⼊相应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转运疑似和确诊病例前,须报市卫⽣健康⾏政部门后,经拟收治的定点医院专家会诊评估,报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临床专家组组长或副组长同意后再转诊。并做好运送⼈员的个⼈防护和车辆消毒。

(九)封闭医院侧门,留医院正门作为唯⼀进出⼝,⼊⼝处设⽴临时预检分诊和体温监测点,所有进⼊院区的⼈员须经过体温筛查、流⾏病学疫情接触史评估分诊以及登记相关信息后⽅可进⼊诊区就诊。限制就诊陪同⼈员数量,所有进⼊院内⼈员必须佩戴⼝罩。

(⼗)所有诊断尚未明确的发热病⼈不得进⼊本院病房区域,如确实因病情需要进⼊本院就诊,需提供发热门诊重点医院排除新冠肺炎的诊断证明书和病历。对于分检排查出的可疑病例,将其安置在我院的临时隔离观察室,并通知发热门诊重点医院安排专家在2⼩时内来院进⾏排查。

(⼗⼀)做好所有⼈员健康监测筛查和流动管理。建⽴早晚检测制度,每⽇安排专⼈对医院全体⼯作⼈员、住院患者和其他进⼊医院的⼈员进⾏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旦出现发热、⼲咳等疑似症状者按规定报告,进⾏单⼈隔离并开展进⼀步排查。

(⼗⼆)对临床科室的陪护⼈员要求不得外出;对医院的安保⼈员要求不得与来⾃疫区的⼈员接触,做好⾃我防护。

(⼗三)为减少⼈员流动,暂停住院病⼈的聚集性活动、尽量减少外出病房的机会;进⼊门诊的就诊患者和亲属要求就诊后尽快离开,不得逗留以及⾛动到除门诊外的其他院区。

(⼗四)医院膳⾷组要求每位员⼯原则上不得在饭堂集中⽤餐,个⼈⾃带饭盒打饭回科室进⾷,减少员⼯聚集。

(⼗五)医务⼈员发现疑似病例后,应⽴即进⾏就地隔离,并报告领导⼩组和启动科室应急预案,逐级上报。由医院在2⼩时内组织院内和区(市)有关专家会诊,⼀旦发现疑似病例原则上转诊⾄定点收治机构隔离观察或诊治。

(⼗六)做好院区环境清洁消毒。认真执⾏通风、消毒制度,正确佩戴⼝罩,做好⼯作⼈员个⼈防护。医院每天安排专门⼈员对全院所有⼯作区域、居住区域每⽇定时通风、定时消毒,特别是加强对病房、门诊等重点活动场所的消毒,做好医院垃圾、污⽔、污物的消毒处理。加强医院⾷堂、饮⽤⽔的安全管理。

七、预检分诊点设置

1.单独设⽴预检分诊点,不适⽤导医台代替预检分诊点;

2.对发热患者及陪同⼈员给予并教会佩带⼀次性医⽤外科⼝罩,询问流⾏病学史(发病前两周有市旅⾏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

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引导⾄发热门诊就诊并做好详细登记。

3.有流⾏病学史的患者且有症状者应及时告知发热门诊⼯作⼈员,同时电话报告医务部、院感科。

4.预检分诊⼈员应按⼀级防护要求做好个⼈防护(⼯作服、⼯作帽、医⽤外科⼝罩、⼿套),同时做好⼿卫⽣。

5.经预检分诊查出的发热病⼈,应由预检分诊处的⼯作⼈员陪送到发热门诊,预检⼈员发⽣异常或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

6.实⾏24⼩时值班制(晚间设在急诊科,标识醒⽬)。

⼋、发热门诊设置

1.发热门诊和观察室要在独⽴区域设置,设⽴独⽴的医护⼈员⼯作区域,医护⼈员有专⽤通道;设置隔离留观室;本地区⼀旦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发热门(急)诊承担接诊⼯作的医务⼈员按⼆级防护着装。

2.应有明显的标识,与其他诊室保持⼀定距离;分别设⽴医务⼈员和病⼈专⽤通道;留观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间;患者病情允许,应当戴外科⼝罩,并限制在留观室内活动。

3.建⽴接诊病⼈登记本。内容包括:接诊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作单位、联系单位、联系⽅式、诊断、患者去向及接诊医⽣签名。严格执⾏发热病⼈接诊、筛查流程,并详细询问流⾏病学史。

4.建⽴终末消毒登记本。内容包括:空⽓、地⾯、物体表⾯及使⽤过的医疗⽤品等消毒⽅式及持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物的处理等,最后有实施消毒⼈和记录者的签名,并注明记录时间。

5.保持通风良好,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6.防⽌⼈流、物流交叉,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相关制度。

7.落实发热病⼈登记报告制度。

8.患者转运:⾮必需情况,不允许患者离开隔离区域;尽可能减少与⼯作⼈员、探视者及其他患者的接触;如需转运,需使⽤专⽤的转运途径转运。

9.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地⾯等的清洁与消毒。

10.患者产⽣的所有垃圾均为医疗废物,⽤双层医⽤黄⾊垃圾袋封扎后送医疗垃圾暂存处。

九、应急措施

(⼀)建⽴具体清晰的⼯作制度和程序,按照分类诊治、流程规范、措施适当的原则实施医疗救治,合理调整预检分诊流程,科学调配⼈员、设备,抽调专门的护⼠进⾏巡视,加强患者的管理。

(⼆)按照要求规范设⽴隔离病房,对发热患者进⾏管理。

(三)做好院内感染控制⼯作,加强医务⼈员的个⼈防护。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案(试⾏第六版)》《省卫⽣健康委关于进⼀步做好发热门诊感染防控及医务⼈员防护⼯作的通知》要求,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员个⼈防护⼯作。加强医疗场所的通风换⽓与清洁消毒⼯作,对经常使(共)⽤的⾎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电话机、电脑⿏标、⼿电筒等要定期消毒;采取相应措施做好院内其他患者的防护。

⼗、应急培训

实施分级全员培训。通过集中培训、科室内部培训、演练等多种形式,对全部医务⼈员进⾏新冠肺炎诊疗⽅案、疫情报告、消毒隔离、院内感染控制、个⼈防护、就诊流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员培训方案精选2

⼀、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总结传染病防治⼯作经验,加强传染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相结合,提⾼快速应急能⼒,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预防控制措施,切实保障我市⼈民⾝体健康和⽣命安全。

⼆、⼯作原则

坚持统⼀领导、分级管理,快速反应、⾼效处置,预防为主、群防群控的“24字”⼯作原则。

三、适⽤范围

本⽅案适⽤可造成社会公众的突发性的传染病事件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得应急处置⼯作

包括以下情况:

疑似聚集性病例

指14天内在⼩范围(如⼀个家庭、⼀个⼯地、⼀个单位、⼀个社区等)发现1例确诊病例,并同时发现1例及以上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

聚集性病例

指14天内在⼩范围(如⼀个家庭、⼀个⼯地、⼀个单位、⼀个社区等)发现2例确诊病例,且病例之间存在流⾏病学关联史。

四、组织机构和职责

为快速处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流⾏,作出突发性处置事件的重⼤决策统⼀指挥,我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流⾏应急处置领导⼩组,具体组成如下;

组长:xx

副组长:xx、xx

成员:xx、xx

职责:根据病情预测和变化情况,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我院在处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爆发流⾏期间的⼯作制度、措施,检查。督导医院各部门、各科室防控⼯作的开展和落实。为使应急处理⼯作规范有序,运⾏⾼效,下设办公室(感染科)及四个⼩组,负责各⾃职责范围内的具体⼯作。

(⼀)医疗救治专家组

第⼀梯队专家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x、xx、xx

第⼆梯队专家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x、xx、xx

职责:做好承担各种临床诊断和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的收治⼯作;及时、准确报告救治动态;组织医院各级各类医护⼈员业务和技能培训;

(⼆)感染预防控制组

组长:xx

成员:xx

职责:督促指导落实我院各科室做好医院感染防控⼯作,做好医护⼈员的个⼈防护,防⽌发⽣院内感染。

(三)后勤、物资、药剂、信息、联络保障组

组长:xx

成员:xx

职责:负责传染科病区的环境消毒、医疗废物的处置;做好传染病防控物资,救治药品、消毒药品、个⼈防护⽤品的储备,各科室之间协调、信息⽹络维护⼯作。

五、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报告和确认

医务⼈员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和确诊病例时,须按照《中华⼈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公共卫⽣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报告。

发热门诊医师或住院医师接诊疑似或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病⼈时,⽴即上报传染病疫情⽹络直报专⼲xx(联系⽅式:xx)和分管领导,核实后向应急处置领导⼩组报告,应急处置领导⼩组应在2⼩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式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和市卫计委报告,同时进⾏⽹络直报。

报告的内容包括疫情发⽣的单位、时间、地点、受威胁⼈数、发病⼈数、死亡⼈数、年龄、性别和职业、发病的可能原因、采取的应急措施、现状和趋势、报告⼈的联系电话等。

六、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综合措施

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积极救治病⼈,降低死亡率,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疫情扩散,减少发病⼈数的原则。

1、做好医疗救治⼯作,每⽇要及时向市卫计委报告收治病⼈病情的治疗情况;加强院内感染防控和医护⼈员的个⼈防护;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