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疫情防控优化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下载。
疫情防控优化方案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
近期,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持续整治层层加码问题,取得积极成效。
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情况,为更加科学精准防控,切实解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就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是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
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区域。
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
二是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
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
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
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其他人员愿检尽检。
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
重要机关、大型企业及一些特定场所可由属地自行确定防控措施。
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三是优化调整隔离方式。
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
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
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采取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第5天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
四是落实高风险区“快封快解”。
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五是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
各地药店要正常运营,不得随意关停。
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
六是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各地要坚持应接尽接原则,聚焦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作出专项安排。
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优化接种服务。
要逐级开展接种禁忌判定的培训,指导医务人员科学判定接种禁忌。
细化科普宣传,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动员老年人接种,各地可采取激励措施,调动老年人接种疫苗的积极性。
七是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
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摸清辖区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推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八是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
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
将医务人员、公安、交通物流、商超、保供、水电气暖等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正常运转人员纳入“白名单”管理,相关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和健康监测,保障正常医疗服务和基本生活物资、水电气暖等供给,尽力维护正常生产工作秩序,及时解决群众提出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九是强化涉疫安全保障。
严禁以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确保群众看病就医、紧急避险等外出渠道通畅。
推动建立社区与专门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
强化对封控人员、患者和一线工作人员等的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
十是进一步优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各地各校要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校园内超市、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等要正常开放。
有疫情的学校要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执行本通知要求,坚决纠正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做法,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抓严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疫情防控优化方案2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有关要求,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持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的相关措施,具体如下:
一、优化调整阳性感染者隔离方式
对阳性感染者实施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
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
对目前正在集中隔离收治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可自愿选择继续集中隔离收治,也可申请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由居住地所在区负责闭环接回。
在本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的,继续实施集中隔离收治。
二、优化调整部分场所防疫要求
密闭娱乐场所、餐饮服务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上述优化调整措施自2022年12月9日9时起实施。
后续,我市将根据国家政策和疫情形势,持续优化调整相关防控措施。
请广大市民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外出规范佩戴口罩,尽快接种疫苗,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昨天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当天,北京、成都、南京、三亚等机场相继宣布,对进出航站楼的旅客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和健康码,但部分机场仍要求对进入航站楼内餐饮(堂食)、计时休息室等密闭场所须进行扫码登记并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疫情防控优化方案3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不折不扣、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有关情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持续整治层层加码,防止“一封了之”,也要防止“一放了之”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完整、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优化防控工作的部署举措,坚决反对两种倾向,既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保障好二十条措施不折不扣落地落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关于次密接
取消对次密接的判定是否会带来漏洞?
今后在国内发生聚集性疫情的时候,只有密接人员才会集中隔离。
实际上,取消对密接的密接的判定和管理,是基于感染风险大小提出的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对这类人群不再集中隔离,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流调、隔离等防控资源和服务保障资源。
当前,个别地方出现将密接的密接直接判定为密接,进行提级管控的情况,是没有必要的。
对取消密接的密接判定的同时,各地对于密接者要做到快判定、快检测、快管控。
一旦密接者核酸检测阳性以后,在第一时间进一步开展密接者的调查和管控,一环紧扣一环,因此,对工作要求反而更高了。
这些调整要求在防控工作中要更科学、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流调和风险研判,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要管住,该落实的防控措施要落到实处,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把有限的防控资源用在最重要的防控工作上,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
关于新冠肺炎患者分级分类诊疗
如何分级分类?
持续加强定点医院建设
定点医院主要收治的对象就是按照第九版诊疗方案收治的重症、危重症以及有重症倾向的患者,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救治水平和质量。
加强方舱医院的建设
什么样的人进入方舱医院?按照九版诊疗方案,就是无症状感染者,还有一些轻症感染者。
建设方舱医院实际上是最大限度减少对日常医疗资源的占用,统筹好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与日常的医疗服务的保障工作。
持续加强发热门诊的建设
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而且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可疑的患者要尽快甄别,若是阳性感染者,要迅速转到定点医院或者方舱医院进行救治。
关于高风险区
高风险区判定有什么新变化?
在二十条优化措施中取消了中风险区的判定,并且更加科学精准地判定高风险区,以单元和楼栋进行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