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机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机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民航局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做足、做好突发情况应急准备,规范机场范围内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流程,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机场范围内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处置原则
(一)统一指挥。
坚持“上下联动、科学有序”原则,在省、机场属地(市、区、县)、以及集团各级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一指挥机场新冠疫情应急处置工作,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二)专业处置。
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时,机场要积极配合属地卫健等部门,做好人员流调、涉疫人员转运、涉疫环境终末消毒等工作。
(三)反应迅速。
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时,机场要迅速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工作,激活应急响应机制,做好机场内部人员的排查、管控等工作。
同时逐级上报疫情信息,为后续的处置工作赢得主动时机。
(四)联防联控。
充分发挥机场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合力打赢机场区域疫情防控攻坚战。
三、应急职责
(一)充分发挥集团疫情联防联控“平时状态”的统筹协调作用和“战时状态”的应急指挥作用,保持领导不变、组织不变、人员不变。
在集团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一办八组”负责协调、指导涉疫机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二)机场疫情联防来联控领导小组负责将机场(含驻场单位)疫情处置预案与地方疫情联防联控应急预案的衔接,纳入当地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体系;负责机场范围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四、疫情发现的途径或情景
1.当国内或机场所在地其他地区出现疫情时,机场范围内各单位主动排查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职工,或参与保障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来(返)人员职工,有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
2.接到地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协查通知,机场进港旅客有阳性病例,各保障单位排查相关保障人员,有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
3.环境和货物核酸抽检呈阳性,组织相关保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有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
4.员工定期核酸检测时,发现有人员核酸检测呈阳性。
5.机场范围内员工因自身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咳嗽等
症状前往医院就诊,核酸检测呈阳性。
五、应急处置
(一)员工核酸检测阳性应急处置指引
1.信息通报
机场范围内任何单位如出现员工核酸检测阳性,应立即将信息通报机场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各相关成员单位,同时报集团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集团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收到机场信息报告后,立即向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交通检疫组、省政府国资委、民航XX监管局和集团领导报告。
2.先期处置
(1)机场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要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现场指挥部,主要负责人提请属地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召集应急处置联席视频会议,通报疫情情况,研究防控措施。
(2)由员工所在单位(部门)确认员工位置,要求其立即在相对隔离且通风的位置等待。
同时立即要求所有与阳性人员可能存在接触史(如同一办公室、同班组工作以及共同居住等)的员工就地隔离。
如员工正在岗位,则立即安排离开工作岗位,指定相对隔离的房间就地隔离,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前期准备。
(3)如员工不在岗位,由其所在单位(部门)立即对员工密切接触的办公、就餐、生产、住宿等区域进行排查,分区域就地隔离在班工作人员。
机场公安协助对防控区域采取交通管制,限制人员聚集,等待后续地方卫健部门专业处置;
(4)机场后勤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做好防控区域内员工的基本生活和防疫物资提供保障的准备工作。
3.病例转运
机场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要积极配合属地卫健部门,做好阳性员工的转运工作。
4.疫点处置
如员工工作场所涉及航站楼、货站等公共区域,则对上述受影响区域先行局部暂停使用,组织消毒人员对相关区域进行彻底的消杀,后续待完成环境采样且确认为阴性后才能重新开放使用。
5.流行病学调查
机场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要积极配合属地防疫部门做好流调工作,利用视频监控,追查涉疫员工在工作区域内的行走动线,对员工7天内的活动轨迹进行调查,包括7天内的旅居史、接触史,确定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者、以及其他重点人群的范围,并按照人员风险等级配合做好相关管控工作。
6.核酸筛查
机场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并采取提级管控措施,全员核酸检测一天一检。
7.人员管控
对于不同风险级别的人员,分类采取以下管控措施:
(1)密切接触者管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对于判定的密接人员,由地方卫健部门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进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要严格按照防疫部门要求,做好核酸检测。
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点对点”闭环返回单位和居住地,继续落实3天单位集中健康监测或居家健康监测,健康监测期间要求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在第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2)次密接者管控:单位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对于判定的次密接人员,采取7天单位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每日应做好体温和症状监测,在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如次密接者在单位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且对应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前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可于第7天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如密切接触者前两次核酸检测有阳性结果,将次密接者调整为密切接触者,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
(3)其他重点人群管控:单位或居家健康监测管理
对于判定其他重点人员,采取单位或居家健康监测管理,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减少出行,不得前往人员密集地方,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8.调整航班运行模式
针对疫情严重形势、以及人员隔离所带来的机场保障能力下降等情况,按照《XX省民航机场集团新冠肺炎疫情限制航班运行措施实施方案》调整机场运行模式。
9.环境检测与终末消毒
配合当地卫健部门做好病例相关区域的环境检测工作,切断病毒传播源头,同时要对员工可能污染的居住场所、交通工具、相关公共场所等的环境和物品开展终末消毒,经评估合格后方可重新开放。
其他区域的预防性消毒按照管理区域划分组织开展。
10.响应结束
在传播路径查明、场所终末消杀、人员核酸筛查、隔离安置等措施完成后,机场未出现其他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根据当地卫健部门评判结果,发布应急响应终止决定,各类响应措施相继终止。
后续由机场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疫情应对的总结和自评工作,评估内容包括现场调查处理情况、病人转运情况、措施效果评价、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及时修订机场(含各驻场单位)疫情应急预案。
(二)环境核酸检测阳性应急处置指引
1.信息通报
机场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机场范围所辖区域出现环境采样核酸检测阳性时,应立即将信息通报机场相关保障单位,同时报集团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集团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收到机场信息报告后,立即向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交通检疫组、省政府国资委、民航XX监管局和集团领导报告。
2.先期处置
(1)机场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成立疫情防控现场指挥部,主要负责人提请属地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召集应急处置联席视频会议,通报疫情情况,研究防控措施。
(2)涉疫区域不涉及重要生产运营工作的,立即关闭该区域。
(3)涉疫区域涉及重要生产运营的,寻找替代场所,若短期无法寻找替代场所的,上报机场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决策对相关区域是否关闭。
3.人员排查
机场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排查涉疫区域工作人员、与设施设备环境有接触史的人员,若正在岗位的,则安排其至相对隔离场所临时留观;若休息不在岗的,应通知立即居家隔离。
4.流行病学调查
机场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应立即成立流调工作小组,由机场公安局、驻场相关单位组成,利用视频监控,追查涉疫区域7天内的工作人员,确认出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者、以及其他重点人群的范围,按照人员风险等级采取对应管控措施。
5.核酸筛查
立即组织对涉疫区域工作人员组织进行核酸检测,并采取提级管控措施,对该区域工作人员核酸检测调整为一天一检。
6.环境消毒
在属地疾控部门指导下,委托专业消杀公司对涉疫区域开展终末消杀,经评估合格后方可重新开放。
7.响应结束
在传播路径查明、场所终末消杀、人员核酸筛查、隔离安置等措施完成后,机场未出现其他人员和环境核酸检测阳性,根据当地卫健部门评判结果,发布应急响应终止决定,各类响应措施相继终止。
(三)国内进出港航班旅客核酸检测阳性应急处置指引
1.信息通报
机场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国内进出港航班旅客出现核酸检测阳性的信息时,应立即将信息通报机场相关保障单位,同时报集团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集团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收到机场信息报告后,立即向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交通检疫组、省政府国资委、民航XX监管局和集团领导报告。
2.人员排查
机场相关保障单位收到信息后,立即排查本单位涉及保障过该旅客航班的工作人员,若正在上岗,则安排其至相对隔离场所临时留观;若休息不在岗,应通知其立即居家隔离。
3.流行病学调查
(1)机场应立即核实涉疫航班舱单信息,及时将涉疫航班旅客人员名单、座位号等详细信息报集团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集团负责报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流调工作组。
(2)机场应立即成立流调工作小组,由机场公安局、驻场相关单位组成。
利用视频监控,追查当日参与该旅客的保障人员,确定人员风险等级。
4.落实管控措施
根据人员风险等级,对相关工作人员实施集中单位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每日健康监测等具体管控措施。
解除隔离且核酸结果为阴性的,可正常返岗。
如出现工作人员核酸阳性,参照上文“员工核酸检测阳性应急处置”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机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2
为进一步加强台州机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量化、闭环、精准、科学、管用的要求,结合我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点检查对象
经由机场进入路桥区范围的人员,重点检查以下人员:
1、体温异常人员;
2、境外人员;
3、身份信息涉中高风险地区人员;
4、健康码非绿码人员,包括红码、黄码及无码;
5、其余特殊情况人员。
二、人员分工
现场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职责,分为引导员、防疫检查人员、警戒人员,检查工作实行全时段勤务,根据机场到达情况分白班与夜班交替。
防疫专班设总体责任人1名,每一班次设班长1名为当班负责人。
具体由区交通运输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具体人员由区组织部抽调卫健、公安、交警等部门人员参加。
卫健部门负责测量体温、指导异常人员留观及协同应急处置等工作。
公安(交警)部门负责秩序维护、应急处置、身份证信息采集登记及技术支撑等工作。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场地、检查设施及后勤保障等工作。
三、专班职责
以“无遗漏、全受控”为原则,常态化开展高风险人群的排查和管控。
负责登记入境人员、省外中高风险地区来台返台人员,以及经查验健康码为红码、黄码、无码的非重点地区人员,并即时查明情况,做好移交处理。
需要集中隔离的人员,及时通知路桥区防疫指挥部接到隔离点进行隔离,其他重点管控人员信息及时移交路桥区防疫指挥部处置。
四、检查流程
旅客到站后,进行身份证核查、体温测量与健康码查验,正常人员予以放行,对其余重点人员(包含国内外),包括体温异常、身份证信息涉中高风险地区、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并无核酸检测证明、健康码为“红码、黄码、无码”的旅客,再查询轨迹码并对接区防疫指挥部,核查正常的予以放行,其余人员移交区防疫指挥部作后续安排处置。
五、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