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筑牢防线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培训,能有效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培训总结精选范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培训总结精选1
为进⼀步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准备,明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综合防控⼯作职责,强化联防联控⼯作机制,做实做细各项⼯作措施,扎实有效防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作,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作原则⼯作原则
切实落实防控⼯作责任制,联防联控,形成防控合⼒,做到早发现、快报告、严处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好⼈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和流⾏。
⼆、领导组织机构
领导⼩组下设有:防控指挥办公室、疫情排查报告组、疫情处置组、宣传组及后勤保障组。
(⼀)防控指挥办公室
负责应急⼯作的协调、指挥和报告⼯作;收集汇总各防控处置组的调查信息,进⾏综合分析,并报告,包括镇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动态、趋势、防控措施、防控效果评估、防控⼯作存在的问题及下阶段⼯作建议等;负责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业务指导、防控知识及医疗常识培训等⼯作;统筹安排现场流⾏病学调查处理,密切接触者标本的采集及包装运输送样⼯作。负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事件发⽣态势判断及对突发事件进⾏决策,负责全⾯领导、组织、协调各防控组成员,部署防控处置⼯作。(党政办公室、卫⽣院)
(⼆)疫情排查报告组
负责组织对疑似患者、重点区域返(来)⼴⼈员、上级推送⼈员及密切接触⼈员排查,掌管报告和审核⼯作,实⾏24⼩时值班制,对信息进⾏统计和分析,并及时向防控指挥办公室汇报⼯作进展情况,向区卫健局等上级部门报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信息动态。(应急管理办公室、党建办、退役军⼈服务中⼼)
(三)疫情处置组
负责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对疫点或疫区进⾏管控并随时和终末消毒处理,负责培训各院卫⽣室消毒处理,控制疫情进⼀步蔓延。负责流⾏病学调查、危害评估等⼯作;根据防控⼯作的需要,负责及时提出需要储备的药品、消杀⽤品等应急物资品⽬录;对不配合接受隔离治疗的患者,必要时由我镇派出所依法协助采取强制措施。(综合⾏政执法队、卫⽣院、派出所)
(四)维稳宣传组
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的新闻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案,负责镇微信公众号、微信矩阵宣传管理,指导及相关部门做好疫情的信息发布、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等⼯作;负责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知识普及、⼼理危机⼲预及防控技术⽀持;消除公众恐慌,维护社会稳定,以利于疫情的控制。(⾏政综合服务中⼼)
(五)后勤保障组
负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控制所需设施、设备、药品、检验试剂、现场⼯作⼈员防护⽤品等物资的储备和调运⼯作,以满⾜疫情处置需要。(党政综合办公室)
三、防控措施
(⼀)提⾼意识,落实责任
各科室、有关部门及要进⼀步提⾼意识,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作责任制,落实好排查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作。
(⼆)积极宣传提⾼疫病防控能⼒
加强值班值守⼯作,严格落实在岗值班制度,做好防疫护具、消毒药品等采购和储备。发现疫情地区⼈员和车辆要及时上报镇排查报告组及组织部。⼆是加强区域防控信息宣传。各院要密切关注政府权威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及时通过宣传栏、电⼦屏、微信矩阵、⼴播等多种渠道,宣传疫情预防等知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作。
(三)是强化消毒清洁防控⼿段
加强卫⽣保洁、病媒消杀⼯作,⽣活垃圾做到⽇产⽇清。对公共场所及⾼频次接触的设施设备要重点清洁和定期消毒,强化⼈员流动密集公共区域通风消毒杀菌,确保空⽓流通。医院⼯作⼈员要加强⾃⾝防控,正确佩戴防护⼝罩,勤洗⼿,接触⽣活垃圾的清洁⼈员应戴橡胶⼿套等,以⾝⽰范做好疫病防范⼯作。
(四)强化应急值守与应急保障
要切实落实24⼩时专⼈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接听和处置疫情举报信息,确保信息畅通,有效应对,规范处置。四、⼯作要求
今年秋冬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作形势严峻,各科室、镇直部门要切实提⾼警惕,严加防范,发现有疫情及相关情况要⽴即向镇排查报告组、指挥办公室报告,扎实做好防控⼯作,务必做到守⼟有责、守⼟尽责。
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培训总结精选2
为进⼀步规范强化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作,提⾼防范和应急处置能⼒,提升应对新冠肺炎防范意识和应急⽔平。我院规范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各项⼯作,守住疫情防控⼤门,有条不紊的开展核酸检查筛查⼯作,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各项演练⼯作,确保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关⼝前移,守住疫情防控⼤门。
在医院⼤门⼊⼝安装了⼊院测体温、登记、出⽰健康码的声⾳提⽰,定期安排⼈员24⼩时门⼝预检值班,读卡器读⾝份证进⾏登记,额温抢、温度计测温。对体温异常者提醒体温复核,坐车进⼊医院就医⼈员,由预检分诊值班医务⼈员叫停车辆并⽤测温枪给车内⼈员测温,所有进⼊医院的⼈员都要正确选择和佩戴好⼝罩,扫验健康码、询问其流⾏病史、查轨迹及健康状态是否符合防控要求。
发热门诊升级改造,加强发热门诊规范化扩建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发热门诊分区设置合理,流程布局规范,符合三分区,专⽤通道的'设置要求;标识清楚醒⽬,采取了全封闭的就诊流程,可“⼀站式”完成挂号、就诊、缴费、采样、取报告、取药。对发热门诊患者需进⾏影像检查时,进⾏错时安排,避免⼈员交叉,做到⼀⽤⼀消毒,严防交叉感染。
⼆、做好核酸检测⼯作。
对新住院患者及陪护⼈员、医院⼯作⼈员(包括后勤保洁、护⼯、保安等)等重点⼈群进⾏核酸检测。制定了重点科室⼈员核酸检测⽅案,根据要求该院每周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重点科室医护⼈员和标本运送⼈员进⾏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做到检测标本每⽇及时送⼈民医院进⾏检测。
三、定期组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战演练。
医务科、院感办、护理部、质控办、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检验科、放射科、药房、后勤、公卫等相关科室⼈员参加演练。
制定多个演练脚本,演练从医院⼤门⼝预检分诊处开始,从预检分诊到各相关科室⽴即采取的应对防控措施。信息登记、复测体温、询问病史及旅居史、电话通知值班医⽣、预检分诊⼈员带领患者到发热哨点诊室、抽⾎化验、CT检查、采集咽拭⼦、留观、会诊、转诊、终末消毒,疫情防控做到规范有序、环环相扣。
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培训总结精选3
为进⼀步加强我院新冠肺炎防控⼯作,切实维护⼈民群众及医护⼈员的⾝体健康和⽣命安全,根据各级防控预案要求,现制定我院新冠肺炎防控⼯作应急预案。
⼀、⼯作⽬标
(⼋)发现疑似及确诊病例应按政府规定程序收⼊相应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转运疑似和确诊病例前,须报市卫⽣健康⾏政部门后,经拟收治的定点医院专家会诊评估,报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临床专家组组长或副组长同意后再转诊。并做好运送⼈员的个⼈防护和车辆消毒。
(九)封闭医院侧门,留医院正门作为唯⼀进出⼝,⼊⼝处设⽴临时预检分诊和体温监测点,所有进⼊院区的⼈员须经过体温筛查、流⾏病学疫情接触史评估分诊以及登记相关信息后⽅可进⼊诊区就诊。限制就诊陪同⼈员数量,所有进⼊院内⼈员必须佩戴⼝罩。
(⼗)所有诊断尚未明确的发热病⼈不得进⼊本院病房区域,如确实因病情需要进⼊本院就诊,需提供发热门诊重点医院排除新冠肺炎的诊断证明书和病历。对于分检排查出的可疑病例,将其安置在我院的临时隔离观察室,并通知发热门诊重点医院安排专家在2⼩时内来院进⾏排查。
(⼗⼀)做好所有⼈员健康监测筛查和流动管理。建⽴早晚检测制度,每⽇安排专⼈对医院全体⼯作⼈员、住院患者和其他进⼊医院的⼈员进⾏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旦出现发热、⼲咳等疑似症状者按规定报告,进⾏单⼈隔离并开展进⼀步排查。
(⼗⼆)对临床科室的陪护⼈员要求不得外出;对医院的安保⼈员要求不得与来⾃疫区的⼈员接触,做好⾃我防护。
(⼗三)为减少⼈员流动,暂停住院病⼈的聚集性活动、尽量减少外出病房的机会;进⼊门诊的就诊患者和亲属要求就诊后尽快离开,不得逗留以及⾛动到除门诊外的其他院区。
(⼗四)医院膳⾷组要求每位员⼯原则上不得在饭堂集中⽤餐,个⼈⾃带饭盒打饭回科室进⾷,减少员⼯聚集。
(⼗五)医务⼈员发现疑似病例后,应⽴即进⾏就地隔离,并报告领导⼩组和启动科室应急预案,逐级上报。由医院在2⼩时内组织院内和区(市)有关专家会诊,⼀旦发现疑似病例原则上转诊⾄定点收治机构隔离观察或诊治。
(⼗六)做好院区环境清洁消毒。认真执⾏通风、消毒制度,正确佩戴⼝罩,做好⼯作⼈员个⼈防护。医院每天安排专门⼈员对全院所有⼯作区域、居住区域每⽇定时通风、定时消毒,特别是加强对病房、门诊等重点活动场所的消毒,做好医院垃圾、污⽔、污物的消毒处理。加强医院⾷堂、饮⽤⽔的安全管理。
七、预检分诊点设置
1.单独设⽴预检分诊点,不适⽤导医台代替预检分诊点;
2.对发热患者及陪同⼈员给予并教会佩带⼀次性医⽤外科⼝罩,询问流⾏病学史(发病前两周有市旅⾏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引导⾄发热门诊就诊并做好详细登记。
3.有流⾏病学史的患者且有症状者应及时告知发热门诊⼯作⼈员,同时电话报告医务部、院感科。
4.预检分诊⼈员应按⼀级防护要求做好个⼈防护(⼯作服、⼯作帽、医⽤外科⼝罩、⼿套),同时做好⼿卫⽣。
5.经预检分诊查出的发热病⼈,应由预检分诊处的⼯作⼈员陪送到发热门诊,预检⼈员发⽣异常或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
6.实⾏24⼩时值班制(晚间设在急诊科,标识醒⽬)。
⼋、发热门诊设置
1.发热门诊和观察室要在独⽴区域设置,设⽴独⽴的医护⼈员⼯作区域,医护⼈员有专⽤通道;设置隔离留观室;本地区⼀旦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发热门(急)诊承担接诊⼯作的医务⼈员按⼆级防护着装。
2.应有明显的标识,与其他诊室保持⼀定距离;分别设⽴医务⼈员和病⼈专⽤通道;留观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间;患者病情允许,应当戴外科⼝罩,并限制在留观室内活动。
3.建⽴接诊病⼈登记本。内容包括:接诊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作单位、联系单位、联系⽅式、诊断、患者去向及接诊医⽣签名。严格执⾏发热病⼈接诊、筛查流程,并详细询问流⾏病学史。
4.建⽴终末消毒登记本。内容包括:空⽓、地⾯、物体表⾯及使⽤过的医疗⽤品等消毒⽅式及持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物的处理等,最后有实施消毒⼈和记录者的签名,并注明记录时间。
5.保持通风良好,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6.防⽌⼈流、物流交叉,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相关制度。
7.落实发热病⼈登记报告制度。
8.患者转运:⾮必需情况,不允许患者离开隔离区域;尽可能减少与⼯作⼈员、探视者及其他患者的接触;如需转运,需使
⽤专⽤的转运途径转运。
9.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地⾯等的清洁与消毒。
10.患者产⽣的所有垃圾均为医疗废物,⽤双层医⽤黄⾊垃圾袋封扎后送医疗垃圾暂存处。
九、应急措施
(⼀)建⽴具体清晰的⼯作制度和程序,按照分类诊治、流程规范、措施适当的原则实施医疗救治,合理调整预检分诊流程,科学调配⼈员、设备,抽调专门的护⼠进⾏巡视,加强患者的管理。
(⼆)按照要求规范设⽴隔离病房,对发热患者进⾏管理。
(三)做好院内感染控制⼯作,加强医务⼈员的个⼈防护。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案(试⾏第六版)》《省卫⽣健康委关于进⼀步做好发热门诊感染防控及医务⼈员防护⼯作的通知》要求,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员个⼈防护⼯作。加强医疗场所的通风换⽓与清洁消毒⼯作,对经常使(共)⽤的⾎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电话机、电脑⿏标、⼿电筒等要定期消毒;采取相应措施做好院内其他患者的防护。
⼗、应急培训
实施分级全员培训。通过集中培训、科室内部培训、演练等多种形式,对全部医务⼈员进⾏新冠肺炎诊疗⽅案、疫情报告、消毒隔离、院内感染控制、个⼈防护、就诊流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培训总结精选4
⼀、基本要求
(⼀)制定应急预案和⼯作流程。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结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群和诊疗条件等,建⽴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作流程。
(⼆)开展全员培训。依据岗位职责确定针对不同⼈员的培训内容,使其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法与技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
(三)做好医务⼈员防护。医疗机构应当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作,储备质量合格、数量充⾜的防护物资,确保医务⼈员个⼈防护到位。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强化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传播的感染防控。
(四)关注医务⼈员健康。医疗机构应当合理调配⼈⼒资源和班次安排,避免医务⼈员过度劳累。针对岗位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开展主动健康监测。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医务⼈员健康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