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精选6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1

1.作业人员全程必须佩戴口罩、勤洗手,严格遵守各项防疫管理规定。

2.作业人员进入工作区域要配合疫情管理人员相关疫情工作,听从管理要求。

3.每日上岗前、离岗后要进行体温测量不得少于2次,体温高于37.2℃、咳嗽等疑似症状人员要进行听从管理人员要求,禁止进入现场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4.上下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须乘坐时,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5.洗手后佩戴符合防护规定的口罩出行,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6.保持作业区域环境清洁;人与人之间尽可能保持距离;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

7.每日对工机具、工房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

8.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9.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10.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11.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12.正确洗手:1、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2、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3、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4、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搓五下);5、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五下;6、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各搓五下。

13.需要洗手时刻:1、传递文件前后;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4、吃饭前;5、上厕所后;6、手脏时;7、在接触他人后;8、接触过动物之后;9、外出回来后。

14.没有清水时洗手,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75%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15.口罩选择:1、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2、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3、不推荐棉布口罩、海绵口罩。

16.正确使用口罩: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4、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17.家中预防: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6、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7、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8、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18.饮食预防:1、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2、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3、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2

为了切实做好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工作,提高项目现场预防和控制肺炎疫情的能力,减轻、消除肺炎疫情的危害,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施工现场正常的施工秩序。

现特制定疫情防控及消杀方案,贯彻执行“预防为先、分级控制、分层管理、及时处置”的工作原则,力求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疫情。

一、工作原则

1、现场封闭管理原则:施工现场在生产期间关闭所有大门,只开放实名制通道。

2、“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原则:以项目部为单位,严格按照防控要求,对所有务工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在陕西省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未解除以前杜绝非XXX地区务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场内务工人员无特殊跨生产区流动。

3、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全体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测温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4、规范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成立预防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与落实建筑工地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5、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二、现场防控工作

1、全员实名制登记及健康排查制度

排查施工劳务人员基本信息,建立劳务人员花名册,实名制通道建立检查岗,对进入现场的每一个人进行测温,消毒,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口罩。

对进出工地人员的姓名、籍贯、来去方向、交通方式及时间等信息实施真实、动态记录。

工地大门值班人员要严格登记管理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劳务管理人员每天两次对全部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当体温枪显示温度超过37℃时,采用腋下体温计测量,腋下体温超过37.3℃者禁止进入现场作业,对配送材料、物资等外来人员一并进行实名制登记,车辆进场后,车上人员不得出驾驶室,货物、物资由项目部安排工地内人员接收和装卸。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