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春节返乡人员疫情防控方案最新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春节返乡人员疫情防控方案最新篇1

寒假将至,许多外地读书的湖南学子即将踏上返乡的旅途。

近日,湖南多个市州发布《致返乡学子的一封信》,提醒学子主动报备、注意防疫。

长沙县: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落实5天健康管理

12月2日,“微星沙”发布《致长沙县返乡学子的一封信》,提示返乡学子:

主动联系登记报备。

请同学们至少提前1天在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入湘报备-入(返)湘人员报备登记”或“我的长沙”APP及微信小程序“防疫服务-来长申报”主动报备,也可电话联系目的地所在村(社区)报备,并在当地开展1次核酸检测,确保在抵长时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做好途中自我防护。

严格落实居家管理。

返长后,按要求做好居家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等健康管理。

暂时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随意发布未证实的消息。

1.返乡第一时间开展落地核酸检测,并主动配合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返乡后前3天每天1次核酸检测(三天三检),第5天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

3.返乡不满5天者,做到不聚集、不聚餐、不去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确需外出的,要自觉规范佩戴口罩。

株洲市: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

在主要交通站点开通了绿色通道

12月1日,“株洲教育”发布《致返株同学的一封信》,呼吁学子:

返程前主动报备。

出发前1天通过“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入湘报备小程序或格防码主动报备近期行程信息,并在当地开展1次核酸检测,确保在抵株时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返程途中做好个人防护。

抵株时主动配合查验。

抵株时通过返乡学子绿色通道第一时间开展落地核酸检测,并主动配合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通信行程卡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抵株后主动落实健康管理。

如学校所在县(市、区)近7天无本土疫情发生,外省返乡学子实施5天健康监测,第1、2、3、5天分别开展1次核酸检测。

另外,株洲还在主要交通站点开通了绿色通道,划分了检测专区,设立了健康服务点。

在黄花机场、长沙南站、长沙火车站、株洲西站、株洲火车站、衡阳东站、醴陵东站等安排专车接送,确保返乡学子快速抵达,安全到家。

湘潭县:落实五天四检“三不”

未提前报备造成感染的自行负责一切费用

12月2日,湘潭县新闻网发布《莲乡在外的乡亲(学子),回家请第一时间告诉我们!》,发出倡议:

主动报备。

省外和省内涉疫地区入(返)县人员应至少提前1天在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入湘报备—入(返)湘人员报备登记”主动报备,也可电话联系目的地所在村(社区)报备。

严格遵规。

您返家途中请全程做好防护,入(返)县以后严格遵守防控政策,五天四检,期间严格执行“三不”(不聚会、不聚餐、不去聚集性场所)的防控责任。

三、违法必究。

凡未提前报备入(返)县的,因感染而发生的您(包括由您感染而造成相关人员)交通转运、集中隔离、医疗救治等一切费用概由你自行负责;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德市: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落实5天健康管理

12月4日,“常德疾控”发布《常德疾控致回家学子的一封信》,温馨提示:

返乡前主动报备。

请提前2天在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入湘报备-入(返)湘人员报备登记”、“平安常德580”微信公众号“全科网格”或电话向目的地所在社区(村)报备。

返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

外省与省内有外溢风险地区来(返)常人员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常,同时在飞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健康服务点等地积极配合进行“落地检”。

返乡后自觉遵守防疫政策。

1、外省与省内有外溢风险地区来(返)常人员返常后在前3天每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三天三检),第5天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

期间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得进入餐饮超市等公共场所,不得参加人员聚集性活动;有其他确需外出的,要自觉规范佩戴口罩。

2、返乡学生在集中隔离、居家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所在社区(村)要严格按要求落实防控措施,学生及其家长要积极配合。

益阳市: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

落实5天健康管理

11月30日,“益阳疾控”发布《莘莘学子陆续返乡啦!益阳市疾控中心温馨提示!》,提示返乡学子:

返乡前主动报备。

请通过登录“益阳疾控”微信公众号,点击“防新冠”,进行“入益登记”。

同时请提前2天向目的地社区(村)报备。

返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

请同学们遵循“离校即返家”两点一线的原则,提前规划返乡路线,尽可能简化行程。

返乡后自觉遵守防疫政策。

涉疫重点地区及省内疫情严重地区来(回)益人员,必须遵守“提前报备、全程闭环、严密防护”防疫要求,主动接受防疫管理。

外省及疫情严重的省内地区来(回)益人员必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积极配合当地第一时间进行“落地检”,并在前3天每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三天三检),第5天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

期间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前往公共场所;因特殊原因确需外出的,要事先向所在社区(村)报告,务必全程规范佩戴防护级别较高的口罩(如N95口罩等)。

返乡学生居家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所在社区(村)要严格按要求落实防控措施,学生及其家长要积极配合。

郴州: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落实5天健康管理

12月2日,“郴州发布”发布《归心似箭,返郴入郴怎样做才最安全?》,提示返郴入郴人员:

主动报备行程。

从省外或省内有本土疫情的市州入(返)郴人员,须提前48小时通过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入湘报备”小程序或电话等有效方式向目的地报备。

未提前报备的,须在火车站、汽车站、机场、高速公路咨询服务点、国省道第1入郴点现场报备。

完成核酸检测。

从省外或省内有本土疫情的市州入(返)郴人员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郴,抵郴后立即进行一次“落地检”,前三天每天须完成一次核酸检测(“三天三检”),第五天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落实健康管理。

从省外或省内有本土疫情的市州入(返)郴人员抵郴后不满5天的,严禁外出,拒绝探访。

确需外出的,经所在社区批准后,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进入公共场所,不得参加聚集性活动。

永州: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落实5天健康管理、设立健康服务点

12月3日,“永州发布”发布《致回永学子的一封信》,向返乡学子倡议:

提前报备。

至少提前1天通过“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入湘报备小程序或“永防码”及时主动报备。

旅途中,请严格做好自身防护,全程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抵永时,请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主动扫场所码,配合落实“落地检”和分级分类防疫措施。

健康监测。

到家后,请主动向社区(村)报备,并在前3天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三天三检),第5天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在阴性结果出来前,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另外,永州市在主要交通站点设立了健康服务点,安排专人负责采样工作。

在长沙黄花机场、郴州火车站、永州火车站等设立转运专班,安排专车接送,确保学子快速抵达,安全到家。

怀化:对返怀大学生落实“四查一服务”

对确需集中隔离的大学生免费提供食宿

11月30日,怀化新闻网发布《@所有返怀大学生,这有一份你的专属健康管理方案》,内容提到:

主动报备。

返怀大学生应至少提前1天通过“湖南省居民健康卡”的“入湘报备”小程序,向目的地所在村(社区)登记报备。

对未提前报备的,必须在返怀第一健康服务点进行现场报备。

各健康服务点对返怀大学生落实“四查一服务”,即查验健康码、行程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报备情况,提供“落地检”服务。

分类管理。

对疫情发生地的返怀大学生,按照湘肺炎防指发〔2022〕343号文件规定进行分类管理。

关心关爱。

怀化要求各县市区充分考虑到返怀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加强对返怀大学生的关心关爱。

对确需集中隔离的大学生免费提供食宿,做好学生网课等服务保障工作。

娄底: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返乡后减少聚集活动

12月2日,“娄底教育”发布《致娄底籍在外高校学生的公开信》,向大家温馨提示:

提前主动登记报备。

请同学们在返娄前至少提前1天向居住地所在社区(村)报备,并在湖南省居⺠健康卡“入湘报备”小程序中进行登记。

配合防控措施。

请同学们返乡时携带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回,返回后遵守落地检、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健康监测等健康管理措施,主动配合测温、查码、轨迹核查、查验核酸证明等防控工作。

减少聚集活动。

请同学们返乡后严格落实社区(村)防疫要求,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到人员密集场所。

暂缓返乡情形:

湖南多地提到了外地学子暂缓返乡情形。

长沙县暂缓返乡情形:

1.正处于住院治疗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隔离医学观察期的无症状感染者,有发热、干咳、乏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且不能排除传染病者;

2.高风险人员、密切接触者、涉疫场所暴露者;

3.当地健康码异常(红码、黄码等)者;

以上情形应完成当地健康管理要求后返程。

株洲市、郴州市的暂缓返程情形在以上基础上多了一类:

居家健康监测期的已出院或出舱的阳性感染者。

永州市的暂缓返程情形在以上基础上多了一类:

尚处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居家健康监测期的境外或香港、台湾旅居史者。

春节返乡人员疫情防控方案最新篇2

一、组织领导

国外来(返)乡人员疫情防控管理工作专班组成如下。

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

二、目标任务

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强化思想认识,对国外来(返)双人员,实行全链条排査、闭环式管理,坚决防范域外风险向境内倒灌。

(一)细致摸排、深度研判、精确查找、有效处置,做到入双即发现、进城即隔离。

(二)确保我乡从各采集点(客运站点)国外来(返)乡人员即时分流接离。

(三)确保隔离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行之有效。

三、管控措施

各村(社区)要按照属地管控原则,依据国外来(返)乡人员户籍信息和实际居住地信息,认真做好各项管控工作。

(一)细化信息摸排以省疫情防控指挥领导小组指挥部推送的对涉疫必查重点人员名单和归国人员大数据推送信息为基础,由公安部门牵头,全面排查我乡国外来(返)乡人员信息,由派出所汇同各村(社区)逐一电话核实,确保不落一人一户,了解掌握其生活工作状态,近期是否有来(返)乡安排,返乡日期、乘坐的航班、火车、客车、到达地点等。

各村(社区)、各部们所有工作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向属地村(社区)提供其在国外的直系亲属来(返)乡情况。

各村(社区)要对核查情况及时汇总,建立台账,科学研判,精准管控。

(二)做好经航空、铁路、客运途径从国外来(返)乡人员分流接离工作针对落地人员实行落地跟人、分流接离。

加强境外未归人员信息采集,统一录入移动警务终端,进行登记、比对。

加强数据预警信息推送、区域信息共享,及时发现国外来(返)乡人员。

在依托大数据对国外来(返)乡人员轨迹进行核查的同时,建立区域联动机制,特别是强化与省、市、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铁路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购票信息预警机制,及时准确掌握国外来(返)乡人员相关信息,做好跟踪管控,落地及时接离、隔离,确保不落一人。

(三)掌握经航空、铁路、客运途径从国外来(返)双

人员身体状况各采集点、长春龙嘉机场工作小组对国外来(返)双人员身体状况初步筛査后,除市卫健局负责进行集中隔离人员,无症状且不适宜集中隔离的人员,由乡接离,分流到各村分别进行居家单独隔离管理。

(四)强化隔离期间的健康管理对无法实施(不适宜)集中隔离的,必须严格落实居家单独隔离。

要坚持每天测两次体温,认真详实填写健康管理日记档案,全面落实隔离期间的健康管理规程,做到一户一档,有案可查。

(五)做好解除隔离人员聚集问题国外来(返)乡人员集中隔离期满解除隔离后,要按照景俊海省长“五个精准”的要求,再进行居家单独隔离7天。

居家单独隔离期间,要严格按照居家单独隔离的标准执行由各村(社区)进行监管,绝不允许有家里聚集、私自外出等行为。

(六)对国外来(返)乡人员实行地毯式排查各村(社区)、各部门在做好以上工作措施的前提下,有效封堵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以属地为单位集中开展一次地毯式排查,通过公安大数据进行再次核对,对已排查出来的国外来(返)乡未登记人员,包括已超过21天的、且没有采取集中隔离措施的,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取样上报,确保

不发生问题。

四、工作要求(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各村(社区)要成立工作专班,严格按照属地领导、社区(村屯)、所在单位、派出所、家庭“五位一体”包保责任层层压实,确保包实包到位,严禁流于形式,切实做好国外来(返)双人员管控工作。

(二)进一步统一思想各村(社区)、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此项工作,明确“一把手”责任制,坚决防止因限制离开措施和责任不到位导致疫情扩散。

(三)强化沟通配合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紧密配合,建立联络员制度,确保信息高效准确,工作流程衔接顺畅,禁止推诿扯皮,做到政令畅通。

(四)严肃追责问责纪检监察部门要对缺乏大局观念、不服从统一指挥调度、延误战机导致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责任人,依法依纪依规从严从重追责间责。

各村(社区)、各部门要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并落实方案内容。

春节返乡人员疫情防控方案最新篇3

当前境外疫情加速蔓延,多国发现传播力更强的变异病毒,国内面临境外输入病例导致本地传播的风险增大。

为指导我县农村地区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科学精准做好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强化常态化防控举措

1.疫情监测。

强化多点监测,在学校、养老院等重点场所开展发热、干咳等症状监测,在药店开展退烧、止咳等药品销售情况变化监测,在互联网等开展大数据智慧化监测。

落实“早发现、早报告”要求,镇(园区)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服务站)及个体诊所提高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现、报告意识,加强对发热、干咳、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病例的监测和报告。

镇(园区)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做好发热病人的采样,及时交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核酸检测。

检测机构要在6小时内反馈结果,阳性结果第一时间报送县卫健委和县疫情防控指挥部。

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在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诊断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2.重点人群防控。

加快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社区网格化管理制度,密切关注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调整信息,镇(园区)、村(社区)要组织人员开展全面摸排,做好农贸市场工作人员、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和村医、假期返乡人员(特别是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工作和边境地区返乡人员)、外来人员、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等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和日常健康监测工作,督促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强调出现发热等症状后的自我隔离和报告。

假期返乡人员(特别是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工作返乡人员)、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全部进行核酸检测。

加强巡回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核实和报告。

一是对境外来砀人员返砀后,集中隔离7天,再严格落实至少7天的居家隔离健康管控措施,居家隔离的第1天、6天必须进行2次核酸检测,确保全过程闭环管理。

二是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应在抵砀后6小时内,向所在村(社区)和单位报告。

其中,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和健康观察,实行2次核酸检测。

三是来自或途经国内中风险地区人员,一律实施14天严格的居家隔离和社区健康管理,实行2次核酸检测;低风险地区来(返)砀人员,一律向所在村(社区)或单位报备,接受社区健康监测管理,同时提交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有序流动。

四是假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返乡后第一时间持7天内检测阴性结果到所在村(社区)报备登记,也可在村(社区)的安排下24小时内到所在卫生院免费开展核酸检测。

建立返乡人员日报告制度。

五是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进口冷链食品、快递行业、境外购物、交通卡口值勤、集中隔离点(综合服务点)等重点行业直接暴露岗位从业人员,实行新冠疫苗应种尽种,其中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要自觉接受每周核酸检测筛查。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养老机构在住人员及其陪护人员应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3.重点场所防控。

镇(园区)、村(社区)督促辖区内的企业和学校等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做好辖区内企业、餐馆、文化室、养老院、学校、幼儿园、农贸市场等人员聚集场所的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等工作,并储备必要的防护物资。

持续推进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的环境整治,落实清洁、消杀、通风和个人防护措施。

4.爱国卫生运动。

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发动农村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保持环境和家庭清洁卫生。

提倡村民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室内定期开窗通风、消毒,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降低传染病通过媒介传播风险。

5.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

通过有线广播、流动宣传车、微信群、宣传画和上门宣传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增强村民防护意识和发热后第一时间报告、就诊意识。

强化流感等多病共防措施,倡导养成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聚餐使用公筷、合理膳食、适度运动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倡导节庆文明新风,不大办婚丧嫁娶,尽量少摆席、少串门、少走动,避免人群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6.应急准备。

镇(园区)、村(社区)根据防控工作安排,储备好防控物资,儆好应急演练,提升防控能力。

对假期期间的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发生疫情后的生产生活保障等做好应对准备工作。

二、及时处置疫情

7.快速响应。

镇(园区)、村(社区)发现疫情后要立即上报县疫情指挥部,并积极配合做好应对工作。

县疫情指挥部组建由疫情分析、流行病学调査、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社区防控、心理干预等专业人员组成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队,指导和参与疫情处置工作,做好集中隔离、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等应对工作。

镇(园区)要提前准备至少1处房间充足、符合标准的隔离场所,足额配备医务人员、镇(园区)及村(社区)工作人员、公安干警、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等。

8.疫点管控。

在疫情发生后,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将管控区域范围精准划至最小单元(如居民小区、楼栋、自然村组等),依法依规按程序报批后采取交通管制、停工停业停学等措施。

规范设置检疫点,落实出入人员测温、询问、登记、扫码、消毒等措施,并提前做好隔离期间村民的物资供应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镇(园区)、村(社区)要协助将新发现的核酸检测阳性者,转运到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规范治疗。

9.流行病学调查。

组建县级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在市级流行病学调查队伍指导下开展工作。

镇(园区)、村(社区)和村医要积极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争取最短时间摸清可能的感染来源,判定、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

县疾控中心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将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进行网络报告。

10.核酸筛查。

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一时间快速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依托医疗卫生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坚持“应检尽检”的基础上,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对疫情可能波及的人群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根据人群可能感染的风险高低,按照密切接触者、重点人群、全体村民等顺序依次开展核酸检测筛查,及时发现并管控感染者),对其他人群落实“愿检尽检”的要求。

必要时组织开展多次核酸筛查,排除潜在风险。

样本实验室检测结果应当在12小时内反馈。

11.隔离医学观察。

原则上,县镇一级人员在县集中隔离场所隔离医学观察,村一级人员实施居家单人单间隔离医学观察。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